top of page

歷史
 

榕樹凹,原名濃樹澳;之後又稱榕樹澳、榕樹坳。


榕樹凹是位於香港東北部的客家村落。 在行政上,它屬於北區,是沙頭角的一部分。 榕樹凹意為榕樹埡口,是八仙嶺東北半島上榕樹凹灣北灣旁的山坳。 該位置毗鄰 沙頭角海,靠近香港和深圳之間的海上邊界。


根據沙頭角擔水坑村温華安先生在1998年編撰的『太原堂温氏族譜』,榕樹凹村民的先祖為周朝 (前11世紀至前3世紀) 武王之子叔虞。其後裔分封於温邑 (今河南省懷慶府) ,從此以封地『温』為姓。


温子煥(1696-1757) 為榕樹凹村的立村人,其祖父温嘉琦携三個兒子信昌、敏昌和惠昌廣東惠州移居沙頭角。温子煥 ,敏昌的兒子,生於沙頭角的山咀圍,後在沙頭角對岸名叫濃樹澳的地方開墾荒地而住下來。自此子裔繁衍,迄今三百餘年。


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由於缺乏耕地和漁業的式微,兼且缺乏交通配套,村民漸漸搬離到附近交通較為方便的沙頭角、孔嶺、祠堂村甚至移民到世界各地居住以方便謀生。


近年䋞上流傳榕樹凹是條廢村,導致有人入屋偷竊如村公物麒麟、樂器、喜慶用品如碗筷盤碟等,私人物品更加不勝枚舉。為此村民決定修復村庄,重建家園。



 

bottom of page